OID 是什麼?開發點讀產品必須要懂的概念
點讀筆發聲原理?
- OID (Optical IDentification) 是光學辨識碼的一種。OID 是印刷品與數位媒體載具之間最新進的光學介面。
- 採用微編碼 (Microscopic Coding) 方式,每個 OID 編碼圖形由許多細微而人眼難辦的「點」依特定規則所組成,經辨識轉換後對應到一組特定數值。
- OID 載具由光學感應頭、圖像解碼器、MP3音頻解碼器、記憶儲存控制、電源和發音等多項光電設備組合而成,其內部運作解說如下:
- OID 組件不斷發出的「紅外線」投射在紙本上,使用黑墨印刷的 OID 碼點會吸收紅外線,其他三色墨無法吸附紅外線,直接反射;因此點讀筆的光學感測器 (Optical Sensor) 可以從接收的反射紅外線讀取出「對比」清晰的 OID 碼點影像,並轉換成編碼數值 (Decoding),點讀核心處理晶片根據接收進來的編碼,至聲音資料庫的儲存區 (通常是 Micro SD 卡) 讀取對應之發音檔案,再交由 MP3 音頻解碼器處理成聲音電流訊號,經由點讀筆的喇叭播放。
- OID 碼點極其細微,目的在於達到「視覺隱藏」的效果,OID 碼是以近乎印刷網點的「規則」(Pattern) 點陣排列方式設計,OID 第二代編碼,以 8x8 pixels 為基本面積單位,置入一個 Pixel,每個碼點大小相當於印刷網線的2% 不到 (1/64 = 1.56%)。因此點讀碼可以與印刷內容共存,而不有視覺干擾產生,OID 碼點非常小,目的都在於達到OID 碼點「視覺隱藏」的效果。
- 對彩色出版品而言,印上 OID 的點讀碼點是視覺所無法辨識的。透過 OID 的二維組合排列,可以變化出 256x256 個組合的編碼 (Coding),換言之,出版社可以用同一個編碼系統將整套書轉製點讀成六萬五千個獨立的發音內容。
- 語言學習與圖書印刷透過 OID 的應用,更可以完美結合在一起,它可以協助家長輔導子女學習,只需要一支 OID 筆讀點,書本上的具體內容,都可以獨立即時發聲,將無聲無趣的書籍轉變成有趣的發聲教材。
- 書本文字與聲音同步,即點即讀 (What you click, What you hear),圖像、文字、聲音完美結合,可以教孩子讀書、識字、學習各種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目前唯一可以達到互動的「非電腦」的科技產品,憂心兒童過度沈溺電腦的父母親可以安心使用。